在固原市原州區彭堡鎮,提起宏科養雞專業合作社理事長樊永宏,村民們無不豎起大拇指:他從1997年開始個人飼養蛋雞,在他的帶動下,全鎮的蛋雞養殖從1戶發展到當前的50多戶。2009年,樊永宏成立養雞專業合作社以來,187戶社員遍及原州區30多個村。2013年,樊永宏被原州區科技局聘為法人科技特派員。
“搞養殖業其實是一個風險比較大的行業。”樊永宏告訴記者,近年來,隨著養殖規模的擴大,合作社迫切需要科技的支撐。2012年4月,原州區頭營鎮楊郎村出現了禽流感,損失5萬多只蛋雞。這對相距只有10公里的宏科養雞合作社來說,形勢異常嚴峻。樊永宏帶領理事會一班人連續3個月,免費到各養殖戶家進行強制消毒。
“剛開始有些養殖戶不理解,有抵觸情緒,我一邊做思想工作,一邊親自操作,嚴格按規定要求進行消毒。”樊永宏說,禽流感過后,合作社養殖區域內蛋雞死亡率為零。后半年,隨著雞蛋價格的回升,合作社的社員都獲得了滿意的收入,樊永宏的科技服務作用得到了社員的認可。
2017年,樊永宏被派到彭堡鎮蔣口村,做駐村法人科技特派員。當年,蔣口村被確定為彭堡鎮的脫貧銷號村之一。如何實現精準脫貧?
“我認為要把全村30戶建檔立卡戶的扶貧資源統籌起來,發展蛋雞養殖,既能解決人多地少的問題,也能解決建檔立卡戶勞動力就地就業的問題。”樊永宏說。
經過數十次開會討論、調查協商,樊永宏和村民達成共識:蔣口村的脫貧銷號,應以建檔立卡戶為基礎,聯合有意愿的其他農戶為社員,成立種養殖專業合作社。
目標確定后,樊永宏動員該村建設2個蛋雞養殖產業園和4個林下生態養殖場,設計養殖規模4.7萬只。
為了幫助蔣口村和周邊農戶養好蛋雞,2017年1月,樊永宏又爭取自治區科技扶貧項目支持,邀請寧夏大學有關專家舉辦蛋雞養殖技術培訓班。
目前,養殖產業園已建成投產,將30戶建檔立卡戶納入園區管理,優先安排30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勞動力在園區就業,建檔立卡戶就業率達到了93%。年終建檔立卡貧困戶按股分紅。
“今年我還計劃建成一棟雞糞堆放車間和糞污發酵池,收集當地養殖戶的雞糞進行發酵還田,不需高耗能的加溫及粉碎,操作簡單,把蛋雞養殖糞污資源化再利用技術進行全面示范推廣。”樊永宏說,他以每立方米150元價格收購15戶蛋雞養殖戶的雞糞,使養殖戶的雞糞變廢為寶,戶均增加純收入1.4萬元。此項技術每年還為種植戶解決了2000畝的土壤板結結塊問題。通過蛋雞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再利用,大多數種植戶每畝增收150元,農村環境質量進一步提升,讓村民真正實現穩定脫貧。(記者 李志廷 文/圖)
樊永宏(右)為養殖戶講解科學防疫新技術。